基地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基地介绍  基地概况基地概况

科普基地简介


一、基地建设情况

(一)科普队伍

2019年1月我校获得首批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合作基地,2019年6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协牵头,整合了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南京市科普示范基地以及50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开放式平台资源,组建成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基地现有专职科普研究人员20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兼职人员61人,在线注册科普志愿者3000多人,是国内“气候与环境科普”、“生态文化传播”等领域最权威、规模最大的建制化研究机构。

2015年以来,基地在气象科普、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化传播等方面确立了自身优势和特色,获国家级科普产品设计奖30多项、省级奖70多项,被国家级媒体报道20多次。

(二)科普设施

1、硬软件资源

拥有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南京)、气象台、校史馆、农业气象试验站、虚拟仿真实验室、气象科普资料中心、科普阅览室、大气污染环保科普长廊、环保科普展厅、多媒体影视报告厅、PM2.5宣传专栏、农业气象宣传栏、户外LED大屏等场所。

拥有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系统、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会上网络直播系统、大气资料数据库、气象词汇知识库、历代典籍气象记录知识库、中国气象台站史资料总库等20余套软件系统;建有中国气象科普资源网。

3、科普平台资源

基地拥有一批气象省部级科研实验室,可开展科普开放参观、暑期培训等活动,主要有: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污染控制联合实验室、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海洋光电探测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气象传感网技术工程中心、教育部“气象云平台及应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雷达卫星大气遥感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基础流体力学实验室、风波流水槽实验室、行星流体力学实验室、海洋生化综合实验室、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等。

在学校支持下,基地发挥自身特色,集成各级各类科普平台资源,包括江苏省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大气环保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机器智能与感知气象科普基地、南京市应用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2019年,基地还获批江苏省科普产品创作基地,并启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幻教育基地一期建设。

4、科普场馆建设

基地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附属小学建立了气象科普中心,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420平方米,总投资逾100万,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科普中心分为气象发展历史区、常见气象现象及体验区、气象与生活区、气象观测及预报区、气象科学及实验区、办公区等六大功能片区,融展示、探究、互动、课程学习等为一体,具有风力系统、看云识天气系统、模拟降雨系统等互动设备。

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了解气象、环境、信息、科技史等知识,帮助中学创设学科学、爱科学、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教育氛围,在南京市中华中学、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建立了科普气象站,目前设备已基本到位。

二、工作内容与社会评价

(一)基地开放情况

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普共建基地荣获“2018年度优秀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称号;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授牌,建立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个科幻教育基地。

分批次开放了江苏省大数据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气象台、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海洋声学实验楼消声水池等十余个科研实验室和科技场馆,以预约参观的形式吸引了浙江省南浔小学、扬子一中、宝船小学、智源幼儿园等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及家长近3000人次。开放场馆采取海报展示、现场讲解、互动游戏、有奖竞猜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了科学知识。江苏微公益微博对我校开展的“美丽中国、生态气象”活动进行了报道。

气象科普共建基地2019年度开放情况统计表

年活动天数

285

年参加活动人数(人)

23200

活动名称

持续天数/次数

参与人数

323世界气象日

7

2800

科技活动月

30

9000

全国科普日

5

4400

世界环境日

2

600

全国防灾减灾日

1

400

气象科技活动周

10

5000

科技活动周

5

3000


(二)基地获奖情况

气象科普共建基地2019年度获奖统计表

时间

名称

颁奖单位

20198

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优秀组织单位

中国气象局

20198

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优秀地方特色活动

中国气象局

20198

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南京主场优秀展项(2项)

中国气象局

201903

2018年度优秀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气象学会

20199

江苏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三等奖

江苏省科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等

20199

江苏省大学生交通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一等奖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江苏省教育厅

20196

2019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

科技部办公厅

20194

江苏省气象科普讲解比赛优秀奖2

江苏省气象学会

20195

南京市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

南京市科技局、南京市科协

201812

第十届全国气象科普评奖活动-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课件、宣传品类二等奖

中国气象学会

三、科普产品开发

(一)作品开发

开发一系列科普挂图、展架用于科普宣传活动,以及各种微视频、绘本等多种形式的科普产品。

科普产品成果列表

序号

成果名称

展赛名称

主办单位

奖项

1

气象科普手册(33本)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

24节气旅游歌—雷电

首届高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精品成果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一等奖

3

解密台风

第九届全国商科院校展示设计大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一等奖

4

合体字之老子养生诗

第二届TCL杯中国好创意第九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教育部数字艺术专委会

金奖

5

虚拟观测场和虚拟雷达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3D/VR/AR数字化虚拟仿真主题赛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二等奖

6

莲心”智能化墓池系统设计

2017年第九届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

教育部高校计算机类专教委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一等奖

7

气象灾害防御指南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普动漫创意大赛

中国高教学会
中国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

二等奖

8

气象灾害我知道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普动漫创意大赛

中国高教学会
中国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

二等奖

9

花花的气象灾害防御手册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普动漫创意大赛

中国高教学会
中国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

三等奖

10

气象预警信号卡通形象设计文创产品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普动漫创意大赛

中国高教学会
中国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

三等奖

11

暴雨的故事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普动漫创意大赛

中国高教学会
中国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

三等奖

12

橘猫视角下的霾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普动漫创意大赛

中国高教学会
中国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

三等奖

13

雾霾

第九届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

中国气象学会

三等奖

14

厄尔尼诺

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大赛

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

入选

15

高精度三维雷电实时成像系统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教育部

铜奖

16

蜂巢

全国大中学生第四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国家海洋局

金奖

17

Zbrush人像雕塑

首届江苏省动漫数媒创意及制作技能大赛

江苏省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

优秀奖


(二)科普研究

1、发表科普类学术论文12篇、硕士论文4篇;

2、出版科普专著《“互联网+科普”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版);

3、获批“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59项(其中自然科学类53项,人文社科类6项);“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9项,(其中自然科学类8项,人文社科类1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10项(其中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题7项)。

4、作品获奖

基地开发的科普作品《地震来了怎么办》获江苏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三等奖;视频作品《出行麻烦制造者-朦胧的雾》获2019江苏省大学生交通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一等奖;《厄尔尼诺》、《消失的村落》等31套科普绘本、气象机器人“天宝”获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南京主场优秀展项。

(三)展教资源更新

维护和更新原有宣传栏和宣传品。在农试站新增科普展板12块,占地约30平方米,介绍了24节气及相关农业气象知识。科普产品新增20余套科普绘本,8套气象科普原理图,12套气象科普海报,10套文创产品。

三、科普活动及其效果

(一)主题日活动

13.23世界气象日。举办了世界气象日主题学术论坛,近百名留学生参加;赴南京科技馆、天润城、北极阁等多地开展气象科普活动;在江苏城市频道、南京电台、交汇点、荔枝新闻等多家媒体发声,向社会公众普及气象知识,解答天气热点问题。

26.5世界环境日。举行“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环境日活动。活动中,志愿者通过展示着由自己发明创造的环保风筝、水火箭、水体净化装置等环保创意小制作,告诉大家,废弃物品还可以再次利用,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随后还进行了环保时装秀、千人签名活动。

3、全国科普日。“气象与生活”和“气象灾害与防御”两场广场咨询参加了南京全国科普日活动,活动以科普展架、气象知识有奖竞答、气象仪器演示、现场答疑等形式,向公众介绍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知识。现场手把手通过教青少年测量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地表温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展现气象要素对环境以及人民生活的影响,其科普效果受到了现场青少年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李永秀老师因其突出的工作表现被南京市科协授予“2019年南京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个人”。

(二)全国气象科技活动周

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主会场设在南京,我校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积极组织响应。以“高端学术活动、科技开放日、气象科技活动周南京主场活动、气象科普讲解大赛”4个活动板块,带动良好的科技交流氛围和科普宣传效果。为保障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南京主场活动顺利开展,基地挑选了45名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志愿者为主会场提供了为期4天的场馆志愿服务工作。我校因活动期间的出色表现,荣获“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并获评“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优秀地方特色活动”1项和“2019年气象科技活动周南京主场优秀展项”2项。经参观者投票,我校喜获“最受观众喜爱高校”称号。

(三)“四进”活动

1、开放日。向社会公众开放气象台、大气探测基地、农气站、教学实验室中心等校内设施和实验室,扬子二中、浦口外国语学校、信大附小、南师大附属中学江宁分校、育英二外等多所中小学以及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等高校学生近千人次参观并聆听科普讲解。

2、进中学。先后赴徐州市一中、三中、七中、运河中学、炮车中学、歌风中学、郑集中学、侯集中学,南京市建邺区沙州中学,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镇江市吕叔湘中学等多所中学开展科普讲座。

3、进社区。基地志愿者走进江北社区、北安门社区、九龙洼社区、板桥社区等多个社区,向党员和群众普及了江苏省内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和环保知识,提供了日常中的一些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

4、院士进课堂。崔鹏院士、李天来院士、刘嘉麒院士来校开展科普讲座,秦大河院士讲授了《冰冻圈科学概论》课程,许健民院士为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学生讲授《大气科学专业导论》课程,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陈镜明院士等多名海外院士为本科生授课。

(四)科技活动月

科技月活动共分为学术会议、名家讲堂、博士论坛、共建签约、科技成就展、科技开放日、气象科技周七个板块,筹备历时半年。将气象科技周纳入科技活动月的主体方案中是今年的第一次尝试,形成了主场活动和分会场活动遥相呼应的场景,反响效果强烈,其中五场活动入选南京科技创新周活动。活动月期间,我校8个学院共举办了高端学术会议12场,累计参会1500余人次,其中两院院士3名,海外院士2名,****、国家杰青18名,海外学者12名;共举办名家大讲坛99场,邀请知名专家学者99人,其中两院院士6名,****、国家杰青20名,海外学者13名;开展博士论坛6场,共邀请知名专家学者22人,其中****、国家杰青2人,海外学者3名;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签约。

(五)暑期科普实践活动

组织基地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赴六合区气象局、浦口区气象台、南京气象局、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环科院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苏州市环境生态局、苏州市气象局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除参观学习外还利用公园、广场、景区等公共场所给周边市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和环保知识宣讲。

(六)科技培训活动

1、开展了气象部门内部控制管理2019年第二期培训班,来自国家气象中心、新疆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海南省、甘肃省、青海省、山西省等省市地区的气象部门财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期培训。

2、开展了13期国际培训,其中商务部6期,气象局2期,上合组织1期,香港澳门委托各1期 ,世界气象组织委托1期,培训学员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共计培训222人,收到WMO副秘书长亲笔感谢信。

3、承办中国科普作协《科普文创——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培训班;组织学生参加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江苏省科普、科幻写作培训营。

(七)竞赛活动组织

1、举办第二届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保密知识技能大赛,并获二等奖2项。

2、举办第二届江苏省研究生无人机科研创新实践大赛,并获二等奖3项。

3、举办南京市第二届青年大学生双创节。

4、举办“风云杯”科普知识竞赛、第三届“智能爬虫”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决赛等多场大赛。

(八)参与科技创新大赛

截止目前,我校基地在各级各类大学生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情况如下:国际级2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5项;国家级416项,其中特等奖84项、一等奖35项、二等奖103项、三等奖120项、优秀奖项74;省部级1286项,其中特等奖15项、一等奖160项、二等奖378项、三等奖577项、优秀奖项156项。

2019年度,在排行榜竞赛项目上,我校学生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1项、铜奖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8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1项、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11项、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15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第12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2项,第五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家银奖,第十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二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国家一等奖、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写作竞赛国家金奖、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华维杯”首届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第六届“欧姆龙杯”自动化控制应用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天气分析预报技能大赛国家一等奖、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创业大赛大数据专项赛国家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中全国特等奖等众多比赛大奖。

(九)人才举荐与科普交流

基地积极向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国际学术组织推荐各种人才奖项和青年候选人,全面对接气象部门,提升自身的科普服务力与影响力。

1、梁磊老师在2019年全国气象科普宣传观摩活动中获评“十大气象科普创客”。

2、梁磊老师江苏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指导教师奖。

3、陆秋鸣、祝维聪同学分别获得“南京市十佳科普使者”称号。

4、获批国际杰青计划5项。

5、青年教师张峰获第七届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

6、金双根教授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会士。

7、盖鑫磊教授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8、获批两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9、章炎麟教授当选江苏省青联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委。

10、梁磊老师2019虚拟(增强)现实设计大赛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十)校地校企合作、服务行业产业

基地整合内外部资源,瞄准科技研发前沿、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实现学校科研水平提升和科技服务的高效运行。

2019年基地举行科技活动近120场,成功对接企业80多家,包括太极计算机、航天新气象等著名企业,成功对接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50多家,包括中国气象局、无锡市政府等,对接总人数近2000人次。在苏州吴江和浦口区,我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校地研究院,对标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与湖北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局、北京大学、海康威视、华为集团、浦口区政府、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紫金山天文台等近20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陈炜峰教授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授予“产学研合作创新奖”。